5月底,据《中国日报》、《界面新闻》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工信部和财政部拟牵头60亿元的全固态电池发展计划,提供政府基础研发支持资金,以实现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材料及制造的重大突破。
这条信息有两大看点:
1.共6家企业入围计划,除了两家电池行业龙头,还有四家整车企业进入到了政策扶持名单。
2.针对全固态电池,规划了多条技术路线,多路并举。
先来看第一点,政府已明确了新能源核心科技突破的策略,即固态电池产业化不仅要靠电池企业,还需要主机厂的深度参与,才能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材料工艺制造的全线突破。这意味着,此次国家层面的产业扶持,一开始就定了高目标,瞄准了产业化终局。
第二点,全固态多条技术路线并驾齐驱,表明各个技术路线都还在路上,尚无高下之分。正像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CIBF2024上呼吁的,应当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中,建立起中国技术路线图,保持住目前的领先优势。
固态电池不应讲故事,核心目标是产业化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开放协同,海量资金投入,绝非单打独斗可以完成
近来,市场对于固态电池产生极大热情,多家国内外整车巨头、电池巨头、初创企业均公布了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和量产时间表。这其中又有半固态、准固态等多种过渡性方案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固态电池产业化是材料、工艺、制造装备的全方位突破,不亚于“再造一次动力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
攻克固态电池不能靠讲故事,更需要上游材料与设备企业、中游电池研发生产机构以及下游整车厂的全产业链开放协同,绝非一家企业单打独斗可以完成。
固态电池研发过程,涉及小试、中试、大规模量产及装车等阶段。不仅要在小试阶段实现固态材料体系等基本验证,还要在中试阶段搭设全新试制平台,生产出可落地的产品形态。而最难的量产环节,则要通过全行业协同,打通材料、工艺与设备上的关键瓶颈,打造出全固态电池的标杆工厂,最终实现固态电池低成本批量化的搭载上车。
目前,行业研发普遍还都处在实验室小试阶段。此次国家层面的扶持,资金不可谓不多,但要真正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交付,显然还要撬动全行业的资源,充分发挥政策面支持的鲶鱼效应,加快这一进度。
攻克全固态,耀宁先要优化液态锂电
S+战略,打造固态技术货架,赋能现有材料体系电池
谈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前景,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教授曾说,在攻克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同时,业界应兼顾优化液态锂电池技术。
全固态电池,被喻为电池行业的“终极形态”。在此之前,半固态电池、准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都可能率先在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等场景中产业化应用。为此,耀宁新能源在固态技术的研发上,采取了需求引领,小步快跑的策略。
“规模产业化时间,不是实验室的样品,更不是论文。所谓的近期就是3-5年,中期就是5-10年。”欧阳明高认为,固态电池还有较长的商业化路线要走,因此相关技术在近期可以先服务于液态电池。在电芯材料体系上,要重点攻关负极,负极突破锂金属,兼顾硅碳。
早在2022年,耀宁就在实验室里已经成功试制出5Ah全固态电池样包。
2023年10月,正式发布S+研发战略,推动打造固态技术货架,重点建设固态电解质制备、原位凝胶技术以及固态电解质的涂覆、掺混、包覆等三大“S+”材料创新能力,赋能现有材料体系与电池产品。首次提出,以技术创新加快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以卓越智造为每个家庭提供“两块电池”的产业愿景。
2024年4月,第一代S+技术赋能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式量产下线,实现了固态技术+磷酸铁锂的安全双保险。通过权威机构测试,单电芯5.8mm真弹枪击贯穿不起火不爆炸,200% SOC过充安全无虞,实现了“军工级”安全。
第一代S+磷酸铁锂电池枪击测试
敞开合作大门,耀宁的开放平台模式
面向全固态的星辰大海,诚邀各路英豪共赴山海
“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耀宁新能源在固态电池上的探索,既不是“车企自研电池”,也不是电池企业的闭门造车,而是一种打通车企、电池企业、供应链、高校研究机构的开放平台模式,对全行业有志于固态电池的相关方均开放合作。
2024年初,耀宁新能源的南浔固态研究院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形成了从固态电解质烧结、半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到全固态电池小试的全方位能力。
耀宁固态研究院中试线
耀宁固态电池研究院作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商业化研发机构,既是行业内为数不多与整车厂“背靠背”战略协同,承接重大研发任务的固态电池研发部门,也是一家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块,面向新能源各应用领域开放协同的固态技术创新平台。
耀宁固态电解质烧结线
随着60亿国家扶持基金的出台,耀宁新能源也站到了固态电池舞台的中心。面向全固态的星辰大海,研究院将携手产业客户,与行业知名科学家及广大研发人员一道,广发英雄帖,邀请各路英豪,共同参与这场产业盛会。
一是更精准的需求对接。一方面,精准领会客户输入,组织联合攻关,定义目标,分解任务。另一方面,发挥研究院在整车系统研发理解、SQE质量与项目管理团队上的体系优势,发挥耀宁YPDP产品开发流程的管理效能。
二是更聚焦的研发路径。遵循S+研发战略要求,面向量产化攻坚固态技术三大核心技术: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成膜工艺与多层叠片工艺。目前研发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高离子电导固态电解质氧化物系室温离子电导率超0.8mS/cm,硫化物系超7mS/cm。
三是更开放的创新协作。今年以来,研究院依托完善的实验中试平台,积极联合高校和外部单位开展联合研发攻关,朋友圈不断扩大。耀宁将与产业相关方一道,加快在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工艺、设备的技术孵化与投资赋能,也将以更开放的心态推动固态技术与产品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耀宁新能源的固态电池之路,正在以开放、聚焦、务实的战略快速推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事实派丶):60亿固态电池计划出炉,耀宁S+顺应国家级战略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5d2116e4b01a918555e8d5.html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