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中科固能已建成并开始调试年产百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线。产线采用自动连续化模式,大幅降低人工干预程度,减少了人员接触硫化物电解质产生硫化氢的风险,并通过全自动控制较大程度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工艺方面:中科固能百吨级产线兼容多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工艺,不仅可以稳定生产出货,也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后续的迭代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该产线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度的优化,较传统工艺节约能源超过60%。
质量方面:中科固能百吨级产线采用全设备内部密闭形式,以闭路的方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氧含量以及露点,确保生产过程材料性质稳定。
产品咨询、商务合作、投资洽谈,请联系bussiness@casol.cn;13376291839
中科固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以高离子电导率和粒径尺寸控制为开发重点,研制出多款适合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CSE-SSE-P001-P019),电导率范围涵盖4~18mS/cm,D50可控为350nm,离子电导率和颗粒细度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超高离子电导型材料CSE-SSE-P003,此款离子电导率最高可以超过18mS/cm,能有效提高电解质膜的离子传输速率,降低电池的阻抗。
离子电导率随粒径的降低而减小是目前硫化物电解质细化面临的一大技术难点,中科固能通过筛选适配溶剂、调控细化工艺,制得小粒径高离子电导型材料CSE-SSE-P017,将粒径控制在D50=0.37μm,D90=1.2μm,Dmax<5μm, 保证粒径细化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别时,仍能保持>6.5 mS/cm的较高离子电导率,解决了同时兼具小粒径与高电导率的技术难点。
通过开发电解质微纳化技术,优选溶剂体系,解决颗粒团聚问题,开发出超小粒径型材料CSE-SSE-P008,性能指标:D50=350nm、D90=1μm、D100<5μm,电导率>4mS/cm。中科固能此款超小粒径型材料在颗粒尺寸、颗粒均匀度与离子电导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已经完成年吨级产能建设。
中科固能开发的创新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在超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突破。通过工艺技术与参数的精确调整,该产品膜的厚度能够达到25 μm以下。此外,在室温条件下,该电解质膜展现出约2mS/cm的离子电导率,证明其在全固态电池应用中高效传导锂离子的能力,这一参数对提高全固态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
在硫化物电解质膜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中科固能引入湿法成膜工艺,并利用全固态电池产线对产品参数的修正,成功开发8 cm×15 cm及18 cm×18 cm的超薄、高离子电导率的硫化物电解质膜。目前,中科固能正在积极推进连续化生产电解质膜,期望通过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生产模式满足市场需求。
在技术攻坚方面,该电解质膜在工艺与结构设计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是如何实现电解质膜的超薄、高离子电导率与柔性的特点,即同时满足材料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科固能研发团队在原材料制备、工艺制备和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大量创新和实验,优化了电解质材料、粘结剂与溶剂体系和硫化物电解质膜的结构。此外,团队还致力于提高电解质膜在多种应用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以确保产品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依旧具备高性能和可靠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科固能):全球首条百吨级连续自动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生产线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