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等领域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硅负极材料的市场空间预计将持续扩大。10月30日,法恩莱特继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解液,以及铁锂准固态电解质之后,创新推出新型适配硅负极的电解液体系,配套的硅负极锂电池将同步中试使用,为消费者解锁更安全、更高效和更便捷的极致体验。这一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不仅标志着新能源电池电解质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更彰显了法恩莱特在新能源电池电解质赛道上的前瞻视野与持续创新的研发实力。
硅负极理论比容量高达358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近十倍,是潜力巨大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高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其在实际应用中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主要包括:电子导电率低,需要通过碳包覆来提高;体积膨胀大(约300%),诱发材料内部应力积累,产生微裂纹,导致电极粉化,活性材料与集流体分离,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研究人员采取了多种策略:纳米化和结构设计、Si/C复合材料、预锂化技术、气相沉积技术、新型电解液体系等。此外,硅负极的体积效应导致电极/电解液界面不稳定性,造成SEI膜的失效,活性锂损失,库仑效率降低,引发电芯胀气和容量衰减等问题。
法恩莱特从电解液的角度出发,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及客户的前瞻性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出了新型适配硅负极的电解液体系:通过设计适配不同电池类型的溶剂体系,研究复合锂盐体系的影响,验证并引入功能性新型添加剂,改善了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界面稳定性,减少了电解液的持续分解,提升了硅负极电池体系的库伦效率以及循环稳定性。通过设计多限域凝胶基体网络(Multi-localized-gelBased Networks,MLGBNs),有效改善了硅负极的体积膨胀的影响,缓解了硅颗粒的粉化,延长了电芯的循环寿命。
常温循环曲线
高温及常温存储容量保持及容量恢复率
法恩莱特创始人、副董事长邵俊华表示,法恩莱特具有适配不同体系硅负极电解液的设计开发能力,如磷酸铁锂倍率和低温体系、高能密的高镍三元体系等,并充分解决了由于硅负极本身带来的一系列产气以及体积膨胀等问题。这款适配高镍三元的电解液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常温25℃ 2C/2C充放电,循环>3000周,容量保持率>80%;高温55℃存储7天,容量保持率92.72%,恢复率94.62%;常温25℃存储30天,容量保持率97.83%,恢复率98.17%;-2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75%;循环500周电池体积膨胀率<5%,相比对照组降低33%以上;相较于对照组展现出了其优异的常温循环、低温放电以及存储性能,过充及针刺测试均可通过,在安全、寿命、能效方面均具备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卓越表现。
此次推出的新型适配硅负极的电解液体系,不仅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更进一步巩固了法恩莱特在新能源电池电解质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法恩莱特将继续秉承“用尖端电解质技术,成就高端锂电池客户”的企业使命,依托技术与创新优势,深耕新能源电池电解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客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性能、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更专业、更可靠的新能源电池电解质技术,助推新能源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法恩莱特):高安全·高容量·长寿命丨法恩莱特新型适配硅负极的电解液体系重磅发布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