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Factorial
Factorial Energy是一家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固态电池开发商,在过去的十年里,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并最终生产用于电动汽车推进应用的能量密集技术。与梅赛德斯奔驰、Stellantis、现代汽车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
2024年6月6日,Factorial Inc.宣布将向其开发合作伙伴——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提供下一阶段的固态电池B样品。
▲ 图来源:Factorial Inc. /100 Ah Factorial 电解质系统技术 (FEST) 固态电池
2024年4月23日,Factorial 和 LG Chem 签署开发固态电池的谅解备忘录,以加速固态电池材料的开发。
二、Solid Power
Solid Power是由 Doug Campbell、Conrad Stoldt 和 Sehee Lee 于 2011 年创立的美国企业,开发固态电池技术核心技术是其电解质材料,与福特、 宝马、Volta Energy Technologies 、SK Innovation合作。
2024年1月16日,Solid Power与SK On达成新协议,深化合作关系,签署了三项新协议:研发许可证、生产线安装安排和电解质供应协议。SK On将获得Solid Power固态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的许可。
▲ 图来源 Solid Power官网
Solid Power在2021年12月7日DCRC股东特别会议后宣布完成先前宣布的业务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保留 Solid Power Inc. 的名称,其普通股和认股权证于 2021 年 12 月 9 日在纳斯达克开始交易,股票代码为“SLDP”和“SLDP W”。
2021年,Solid Power宣布在科罗拉多州桑顿市增加第二家丹佛地区生产设施。新工厂将大大扩大Solid Power为其全固态电池生产关键材料的能力,包括每年生产多达30公吨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能力,这意味着当前产能的产量提高了25倍。
2017年,宝马与Solid Power便开始了在全固态电池上的合作,以推进全固态电池在高性能纯电动汽车上的应用。2021年,Solid Power 宣布完成 1.35 亿美元 B 轮融资,由宝马集团、福特汽车公司和 Volta Energy Technologies 领投。福特和宝马集团还扩大了与 Solid Power 的现有联合开发协议,以确保未来电动汽车的全固态电池。
三、QuantumScape
▲ 图来源 QuantumScape官网
电池无真正意义的负极,在充电时正极的锂离子穿越陶瓷膜在另一侧汇集形成锂金属负极,放电时锂金属负极消失转移回正极材料中。
▲ 图来源 QuantumScape官网 固态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金属负极的循环
▲ 来源 QuantumScape官网
柔性氧化物陶瓷薄膜(左)与单层固态电池电芯样品(右)
四、SES AI Corporation
2022 年 2 月 4 日,SES AI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普通股股票代码为“SES”,SPAC PIPE的主要投资者包括通用汽车、现代汽车、本田、吉利汽车、富士康和上海汽车等六家全球汽车制造商,以及一些战略投资者。
五、lonic Materials
▲ 图来源 Ionic 官网
六、24M Technologies
▲ 图来源 24M 官网
▲ 图来源 24M 官网
七、Adden Energy
▲ 图来源Adden Energy 官网
Adden Energy 独特的电池技术源于哈佛大学约翰·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一个研究小组的几项重要发现。从电池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约束集合描述(1,2,3,4)的实验和理论发现开始,该小组开发了电池材料(1,2)和器件(3,4)的机械收缩设计的新领域。
通过仔细控制固态电池的机械电化学环境,这种新的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固体电解质和电池系统的稳定性。
Adden Energy 的技术路线图专注于将这种卓越的性能扩展到商业上可接受的安培小时大小的电池中。
▲ 图来源Adden Energy 官网
八、Solidion
Solidion Technology, Inc. 前身为 Honeycomb Battery Company(Global Graphene Group, Inc. 的能源解决方案部门),是一家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的先进电池技术公司,有两条电池产品线:(i) 先进的阳极材料;(ii) 三类固态电池,均采用先进的聚合物或聚合物/无机复合材料固体电解质。
准固体电解质(尤其是“盐溶剂”型电解质)和弹性固体电解质,在聚合物电解质的原位固化或凝固方面建立了知识产权,并成功开发了热稳定且阻燃的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电解质的特性能够与现有的锂离子基础设施和工艺无缝集成,无需重新发明电池电芯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可用于任何大小和形状的电池,安全的固态电池可在 2-3 年内快速上市。
▲ 图来源 Solidion Technology
第一代:具有富硅阳极和固体聚合物或聚合物-无机复合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 图来源 Solidion Technology
九、Blue Solutions
▲ 图来源 Blue Solutions
2023年10月2日,鸿海科技官网宣布,集团与加拿大固态电池设计制造商Blue Solutions宣布签订合作备忘录,鸿海将携旗下芯量科技(SolidEdge Solution)与Blue Solutions针对两轮电动车市场共同开发打造的固态电池生态系。
双方将利用Blue Solutions的创新Gen4技术和SolidEdge Solution的材料为两轮车提供装备,以服务于目标市场。
Blue Solutions和鸿海的合作首先将瞄准印尼市场。双方合作下一阶段,亦规划推动此电池系统进行不同应用,使其适用于其他电动车辆。
▲ 图来源 Blue Solutions
Blue Solutions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
▲ 图来源 Blue Solutions
▲ 图来源 Blue Solutions
十、SOLiTHOR
▲ 图来源SOLiTHOR
2024 年 5 月 29 日——自 2022 年成立以来,SOLiTHOR 在电池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SOLiTHOR 的全固态锂金属 Gen1 原型软包电池在完全充电-放电的情况下已达到 500 次循环的里程碑,容量损失不到 7%,并且继续循环。
继续循环的软包电池已在 SOLiTHOR 的实验室中进行了几个月的持续测试,环境温度条件为 25℃,施加外部压力为 72 psi。
▲ 图来源SOLiTHOR
十一、ABEE
十二、三星SDI
三星SDI是绿色环保、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致力于为顾客创造更具创造性和革命性的产品。
▲ 图源 三星SDI
2024年3月12日,在韩国举行的InterBattery 2024 展会上,三星 SDI发布了一系列涵盖快速充电和超长寿命的“超级间隙”电池技术,以及全固态电池(ASSB)的量产准备路线图,这是一种超越锂离子电池的解决方案,目标最高能量密度为900Wh/L。
2024年1月7日,SK On与Solid Power签署了一项研发技术许可协议。SK On将加强与美国领先的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商Solid Power的合作,以加速全固态电池(ASSB)的开发。
2023年的8月31日,韩国的电动汽车(EV)电池制造商SK On宣布,已成功与檀国大学共同开发了具有超高锂离子导电率的新型氧化物基固体电解质。
▲ 图来源 SK ON
LG新能源致力于开发高度稳定的固态电池,以实现电池的绝对安全,避免电池层面上的起火。基于尖端技术的加持,LG新能源在持续构建下一代的电池组合。
LG新能源固态电池的时间表大致是2026年前实现聚合物基半固态电池商业化,能量密度大约在650Wh/L。2028年将推出750Wh/L的聚合物固态电池和完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开发,2030年推出超过900Wh/L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 图来源 LG
2024 年 4 月 23 日,Factorial 和 LG Chem 签署开发固态电池的谅解备忘录。
2021年,LG新能源联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以下简称UCSD)共同研发的新一代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克了过去只能在60℃以上环境进行充电的难关,实现在室温下也可以快速充电的技术突破。采用纯硅作为负极材料的全固态电池在业内首次实现了在常温环境[1]下循环寿命500次以上。此次LG新能源的研发突破加快了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步伐,其研究成果于9月24日发表在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Science)》杂志上。
▲ 图来源 LG
2023年7月6日,松下宣布为 2027 年丰田提供固态电池。丰田正在通过 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 Inc. 开发固态电池,该公司是丰田与松下的合资企业,于 2020 年 4 月开始运营。
松下控股公司计划到2029年开始销售用于小型无人机和工厂机器人的全固态电池,而丰田汽车等公司则竞相开发技术,以更安全地替代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松下表示,其新型全固态电池可以在几分钟内为无人机电池充电。
▲ 图来源 松下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群,包括正极,负极,固态电解质,干法电极,固态电池,主机厂等企业以及固态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大家申请加入。
会议议题 |
演讲单位 |
|
1 |
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
中科固能 吴凡 董事长/中科院教授 |
2 |
全固态电池工程化及制造装备探索 |
星楷科技 黄璟 总经理 |
3 |
低空飞行领域固态电池开发与应用 |
恩力动力 古兆坤 销售总监 |
4 |
功能型硫银锗矿电解质设计及固-固界面调控构筑高性能全固态电池 |
华中科技大学 余创 教授 |
5 |
专注“膜”材 工艺&设备 十六年 |
琥崧科技 龚本利 研究院院长 |
6 |
固态电解质的应用 |
合源锂创 |
7 |
高性能低成本硫化物电解质规模化生产项目 |
万锂新材 |
8 |
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和未来预测 |
邀请中… |
9 |
固态电解质三大技术路线产业格局 |
邀请中… |
10 |
车用固态电池的开发及应用现状 |
邀请中… |
11 |
锂金属负极在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
邀请中… |
12 |
硫化物电解质的环境稳定性和成本问题 |
邀请中… |
13 |
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的技术难点 |
邀请中… |
14 |
全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展望 |
邀请中… |
15 |
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
邀请中… |
16 |
全固态与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比较研究 |
邀请中… |
17 |
如何解决全固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
邀请中… |
18 |
固态电池的集流体研究 |
邀请中… |
19 |
正极材料超高镍技术研究进展 |
邀请中… |
20 |
基于固态电解质的高容量层状氧化物 |
邀请中… |
21 |
PVD技术在锂金属负极的应用 |
邀请中… |
22 |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发展状况 |
邀请中… |
23 |
粉体处理技术在固态电池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 |
邀请中… |
24 |
半固态电池用新型复合隔膜 |
邀请中… |
25 |
叠层工艺的关键痛点和技术瓶颈 |
邀请中… |
26 |
固态电池标准及测试评价技术研究 |
邀请中…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锂电产业通):盘点国外15家固态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